亿海蓝:大数据时代 企业的人才选择 2018-01-03

近日,亿海蓝(北京)数据技术股份公司副总裁刘倩文应上海海事大学邀请,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就大数据时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,与在校大学生做了分享交流。

互联网时代的职场瞬息万变,作为新时代的职场人和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族,不论是选择考公务员,还是进国企、知名大型企业和创业公司等,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。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以外,还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呢?大数据时代,企业在海量的求职者中,如何选择人才呢?


刘倩文指出,互联网已经全方位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,信息和行为,一切都被数据化。企业拥有数据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人才,能以跨界的视角解读大数据、发掘数据的价值并能应用于实践。

应用学科需要专业知识与数据思维相结合,目前,社会亟需大量既懂统计与数学,又懂计算机,并能与业界充分融合的大数据专业人才”。刘倩文指出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。

“作为新时代学子,无论以后从事何种工作,天赋Talent、激情Passion和使命Purpose,三者缺一不可地成为成功的必要条件。”刘倩文说道,“毫无疑问,拥有天赋的人比资质普通的人事半功倍。”

“但是,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仅靠天赋达到的。”刘倩文举了一个例子:迈阿密大学的教授曾来到柏林音乐学院,将学生分成普通学生、优秀学生和卓越的学生三组。调研结果表明,普通学生练琴的时间总计在4000小时左右,优秀的学生大约在8000小时候左右,而卓越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低于10000小时。

由此可以看出,天赋决定的不过是下限,真正的上限取决于努力的程度。而努力的程度正是源自对工作的激情和内心使命感的驱动。

刘倩文认为,企业招聘人才,在学习成绩或者专业技能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,看重的是学习能力,是情商,是主动性和责任感。“埋怨社会、埋怨政府太容易了,但没有多少价值;你需要做的是走出自己的‘局部空间’。”

“人之所以处在困境,很可能很大原因是因为陷入了‘困境’思维。在找工作之前,别问企业能给你什么,先问问自己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。”